塔利班枪口下维权少女马拉拉:我要拯救国家

2012年12月30日11:27  国际在线 微博

  原标题:塔利班枪口下待放的花蕾——巴基斯坦维权少女马拉拉·优素福扎伊

  国际在线报道:一个花季少女却拥有成为政治家的远大理想,小小年纪却已是巴基斯坦首位“国家和平奖”得主,当她一再受到恐怖分子死亡威胁的时候,仍然毫无惧色,不改初衷。她就是遭到塔利班枪击的巴基斯坦15岁女孩马拉拉·优素福扎伊。

  “我想给这个国家的孩子们传达一个信息,无论何时看到压迫, 都要提高嗓门来反对暴政。如果有人想夺走你的权利,那就提高你的嗓门,不要惧怕任何人!”这是马拉拉面对恐怖分子压迫与恐吓时发自肺腑的心声。然而2012年10月9日,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在放学途中却遭遇恐怖分子的枪击。伤势严重的马拉拉立即被送往医院,医生从她的后脑中取出了子弹。正当各方为之震惊之际,“巴基斯坦塔利班”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,并声称如果马拉拉没有死,还将继续对她追杀。

  之所以让恐怖分子如此恨之入骨,这还要从2009年说起。当时塔利班控制着马拉拉的家乡斯瓦特地区,他们禁止民众从事娱乐活动,并严格限制女子接受教育。而此时只有12岁的马拉拉却勇敢地为英国广播公司撰写起了博客,记录塔利班治下的生活。她曾在一篇博客中这样写到:明天就要放寒假了,但校长没有说哪一天开学。女同学们对于放假也不是很兴奋,因为她们知道,如果塔利班颁布法律,她们就再也无法上学。当我离开学校时,满怀不舍,就好像我再也来不了这里一样。

  马拉拉的博客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,在随后的日子里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为她和她的家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。由此这个立志要当医生的小女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。此时,斯瓦特地区的反恐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。虽然马拉拉和她的家人为躲避战火背井离乡,但她依然频繁地公开参与争取妇女权益的活动,并在外国媒体上刊文控诉塔利班的暴行。

  当反恐行动告一段落后,马拉拉和家人返回了家乡,而满眼的瓦砾和废墟使她改变了理想。

  “我有了新的理想,所以我对他们说,我想当一名政治家拯救我的国家,因为我们国家有那么多危机,我想解决这些危机,拯救我的国家。”

  几年来,由于在争取妇女权益方面的杰出贡献,马拉拉在2011年成为首位巴基斯坦“国家和平奖”得主。

  她的奔走与呐喊成为激励女孩儿们重返校园的号角,她的荣誉与影响力也成为挑战塔利班的利剑。今年10月9日,丧心病狂的塔利班对马拉拉痛下了杀手。

  惨案发生后,巴基斯坦全国和国际社会一片谴责之声。美国和英国政府则表示,愿意为马拉拉提供医疗服务。目前她正在英国的医院接受治疗,伤情正在好转之中。

  马拉拉的遭遇引发了善良百姓的同情与愤怒,许多学生、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塔利班的卑劣暴行,人们打出横幅高喊口号,点燃蜡烛祈祷马拉拉能够早日康复。

  在活动现场同样身为女学生的阿尔塔夫·侯塞因 表示:“恐怖分子你们听着,马拉拉并不孤单,我们和她在一起,杀了一个马拉拉会有十个马拉拉站起来。”

  虽然一时间塔利班成为人们挞伐的目标,但是必须承认,多年来,巴基斯坦反恐的局势并不乐观。那么仅依靠武力就能彻底铲除恐怖势力吗?也许就像马拉拉提出的那样,如果一代人没有拿过笔,就会接受恐怖分子递来的枪支。因此必须提倡教育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专家沈世顺也认为,提升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巴当局更好的反恐。他说:“马拉拉事件其实是一场原于教育的争端,极端的伊斯兰设立了宗教学校体制,鼓吹极端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教旨,这些学校成为孕育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温床。如果我们提高巴整个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摆脱极端主义的侵害,也有助于反恐和发展经济,从根本上来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源,也有利于巴基斯坦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。”

  正如马拉拉曾经说过的,“我有受教育的权利,我有玩乐的权利,我有唱歌的权利,我有大声说话的权利。”希望这些最基本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一种奢侈品。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过上安宁、幸福的生活。
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
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英报称中国欲联手沙特争夺原油定价权
  • 体育兰帕德2球切尔西2-1 CBA麦蒂29+9青岛胜
  • 娱乐中歌榜唱响台湾 张靓颖李宇春成大赢家
  • 财经年终盘点:郭树清履新1年70新政难救A股
  •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:见证
  • 博客新周刊:2012年最让人痛心的十件事
  • 读书揭秘:被日军掠夺的中国十大国宝(图)
  • 教育北上广等14省市公布“异地高考”方案
  •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(组图)